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下午好!
我是来自2012级法学法律硕士班的韩佑。今天作为社会工作类员工的代表在此发言,我感到非常荣幸;云顶yd2223线路检测向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学院,能够代表这么多优秀的员工干部在此发言,心中又有一丝忐忑。
从年级上来说,我可以算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“老人”了,还有两个月就到了要跟威海云顶yd2223线路检测说再见的时候。从接到员工会电话的时候就开始感慨和反思。在这里呆了六年,基本上做过所有的员工工作,从班级到学院到学校,我不断反思这些员工干部经历到底为我带来了什么。
我认为,员工干部经历对我带来的锻炼意义是任何其他经历都无法相比的,尤其是在自己人格塑造最关键时期的员工干部经历。这六年里所组织的、所参与的各种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!班级活动让我收获了友谊;学院活动让我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;校外活动学会了与人相处。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,从去年开始找工作,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些影响,所有锻炼都是值得的!当然仅在学校里的锻炼也会有不足,所以希望各位同学,不管是不是员工干部,都可以勇敢地走出校门,真正从社会这所大学中汲取更多的养分。
几天的反思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,想在这里跟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探讨。
第一是员工干部和员工活动的定位问题。
员工干部作为联系学校、学院与员工的中枢群体,理应起到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,但是现在存在部分员工干部过分重视一方,导致一边重一边轻的问题。比如作为员工组织的一员就把所有精力放在这里,却忽视与服务对象也就是同学的联系。这种辛勤工作的精神值得鼓励,但是却出现了跑偏的危险。比较极端的情况是:有同学在员工组织中工作非常优秀,但是在班级的群众基础却不理想,各种推选在班级里无法过关。员工活动也是如此,如果举办的活动没有了群众基础,结果就是沦为员工组织内部活动。所以我认为员工干部的定位应当明确:做好中枢、联系两头。员工活动则要实现最广老员工的参与。
第二是关于员工干部服务的尺度问题。
这个问题来源于我对本科班级的思考,也是我思考时间最久的问题。2012年3月份,正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,我自己特别积极地为同学们搜寻就业信息。但是却发现部分同学对于找工作反而并不积极,问同学反而被回答让我帮忙看着。可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,别人无法代劳。当时就反思是不是班干部做得太多,反而会让同学产生惰性,同学的回答也验证了这一点。最后班里的就业情况比其他班级略逊一筹,自己很压抑,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在班级毕业宴上失态,喝醉了酒对着所有同学大喊“对不起”的原因。由此想到了北欧国家的高福利政策,政府的大包大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普通公民的惰性。所以在研究生期间,当班级同学依然投给我信任票的时候,我也做了改变,不再大包大揽,活动需要全员配合与参与,让每一位同学做一次组织者。这也是我想说的:服务的尺度要把握好,让每个人得到锻炼才是最重要的,好心也要做好事。
最后,在临别之际,我想表达一下对这一方土地的感恩。感谢威海这座小城,我将自己的青春留在这里;感谢云顶yd2223线路检测(威海),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;感谢云顶yd2223线路检测,她见证了我的成长;感谢所有的老师们,你们给与我最多的关心和包容;感谢所有的同学们,你们给予我温暖,给我前行的力量!谢谢大家!
